第二百六十章 兵制-《穿越宋朝当太子》
第(2/3)页
府兵制和募兵制哪个好,赵昕自然是最清楚的。
赵昕看了一眼众臣,忽然吟诵道: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。听妇前致词,三男邺城戍。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!”
赵昕当堂将杜甫的《石壕吏》吟诵了出来,已经告诉了朝臣们他的态度。
“朕认为我朝太祖创立的募兵制远远优于唐朝的府兵制,最重要的是,我大宋的财政到今日,已经不似先帝朝时的捉襟见肘,完全可以养得起大宋朝庞大的军队,朕在此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立下誓言:只要朕在位一天,就不会允许像石壕吏中那种惨绝人寰的景象发生,官府上门抓人充军,我大宋绝不会有这么一天的。”
赵昕看着文武百官,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“官家英明!”
见此范仲淹也不打算一条道走到黑,他将修武备提出来为的是向朝臣们证明,当初实施的新政是对的,若不是有小人作祟,大宋早就富国强兵了。
当初庆历新政,修武备这一项是被搁置的,因为当时的大宋正处于内忧外患,那种时候,对国防力量做出颠覆性的手术,未可知的风险性实在是太高了,眼下大宋四海升平,范仲淹才又将主意达到了这上面。
赵昕又道:“但是我朝募兵制沿袭至今,已经不适合朝廷现状了,所以朕打算将募兵制稍微的改革一下,其一:募兵制针对大宋所有百姓开放,人人皆可报名参军,但需要经过考核才行。其二,士兵服兵役的年限定为十年,十年过后,士兵可以选择继续服役或者卸甲归田,但年龄不得超过五十岁,不能低于十八岁。其三,凡一户人家有人入选大宋军队者,可免除一年赋税,除此外,军属享有见官不跪的特权。”
庞籍出言道:“官家!军属享有见官不跪,这一条是不是不妥!”
若真的这么推行下去,以往那些丘八还不如同螃蟹一样,耀武扬威的横着走,他虽然比较中庸,很少反对官家的为政措施,但官家想颠翻大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,他即便拼上一把老骨头还是要挺身而出的。
“官家!臣也觉得不妥!还望官家三思!”
文彦博拜道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