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八章 苏家两兄弟-《穿越宋朝当太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昕回道。

    “官家将子瞻派去云南路为官,将子由派去流求府为官,两地相隔近千里,而他们兄弟俩自小感情就深厚,中秋团圆之日,子瞻有所感悟也是正常的,但是奴家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做出此等佳作出来!一年多未见,看来子瞻的才学又精进了!”

    苏八娘柔声道。

    “八娘!你这是怪朕将他们兄弟二人外派至边疆为官吗?”

    赵昕试探的问道。

    苏轼和苏澈参加完殿试没过多久,赵昕就将二人派到边疆为官,有才华的人留在京城消磨时间,赵昕是最见不得的,而且有才华不一定就有能力,所以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去遛一遛才知道。

    苏八娘忙解释道:“怎么会!奴家虽然四年弟弟,但也分得清轻重,官家将奴家的两名弟弟外派至边疆为官,也是为了磨炼他们!只是今日母亲进宫向奴家吐露两个儿子都在外为官,无人承欢膝下,有些落寞,也有些担心。”

    赵昕笑道:“儿行千里母担忧,苏夫人的担心,朕是可以理解的,但实不瞒你!不论子瞻还是子由都有宰辅之才,可子瞻却有点恃才傲物,所以朕才将其放在边疆磨炼一下性子,待其成熟之后,再调回京为官!”

    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,可能也正是由于太豪放了,才做出将怀孕的小妾送人的举措出来。

    赵昕又道:“子瞻和子由有很多相近之处,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,甚至是相反之处。子瞻的性格豪放不羁,锋芒毕露,而子由却冲和淡泊,老成持重。”

    苏八娘忽然想起了什么,忙说道:“官家这么一说,奴家倒也觉得是,子瞻喜欢游山玩水,如果有山可登,有水可涉,子瞻未尝不拎其衣襟先之,有不得至,为之怅然移日。子由虽然一对此感兴趣,但远没有到子瞻那个程度,所以很多时候,子瞻都是一个人翩然独往。”

    赵昕叹了一口说道:“子瞻的这种性格如果只是做一个文人,那是再好不过了,但若是为官就需要好好打磨一番了!”

    苏轼和苏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,对他们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    苏辙的政治主张常常比苏轼还尖锐激烈,但他遭受政敌的迫害却比苏轼轻得多。

    据《宋史》本传载,王安石以苏辙寡言鲜语,素有敬心。苏辙对元祐之政的作用比苏轼大得多,但苏轼被远谪海南,苏辙仅仅贬官雷州。徽宗朝,元祐党人多被外徙,苏辙独免。苏辙去世时赠大中大夫,并与三子恩泽,据说也是蔡京“以子由长厚,故恤典独厚。”

    “嗯!官家有意栽培子瞻和子由,这是他们的福气,别人求都不一定能求得来的,奴家会代为转告给母亲的,让母亲不必思虑太甚!奴家谢官家如此厚待奴家的家人们!奴家无以为报,愿来世当牛做马以还官家的恩情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