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钓鱼执法的皇帝?-《我在大明割韭菜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在大明朝内地的很多县、乡,很多人一辈子连一小颗银子都没有见过,家里能屯10文钱就不错了,平时主要是靠种田自给自足。
    这种过路费,连曹化淳这种平时去抄家,喜欢拿钱的人,都觉得多了,可见它确实很高了。
    假设一天有一万人过这个关卡,一天收50万文,也就是500两!
    曹化淳望着崇祯,崇祯说道:“按照他们的规矩给钱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那几个衙差接到钱后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    崇祯留意到不远处,一个官员正在和衙差们闲聊。
    那个官员应该是南京税课司的人。
    税课司是大明朝收商税的衙门,朱元璋时代就成立了。
    不过大明朝一直以来更重视农业税,对商业税不太关心,相比其他衙门,这个衙门的存在感自然也就不算太高。
    崇祯走上前,对那官员笑道:“这位大人。”
    那官员似乎没有听到,继续在跟下面的衙差说话。
    “这位大人。”
    “刘大人,那个人好像在跟您说话。”
    那官员这才转过身,冷冷地看着崇祯,高傲地说道:“你是何人?”
    “哦,在下是一个商人。”
    “你有何事?”
    “在下刚才听那位官差说路在返修,所以涨到了50文了,就是好奇问问。”
    “不该你问的事,不要多问。”
    “真的涨到50文了吗?”
    那个刘大人不耐烦地说道:“这能有假吗,这是官府规定的,你是不是没事找事?”
    崇祯挥了挥手,曹化淳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鼓鼓的银子,崇祯说道:“在下初到南京,许多事情都不太清楚,还请这位大人见谅。”
    那官人一见崇祯手里的袋子,眼睛就亮了。
    “哦,这里面是在下从北边带过来的茶叶,是茶叶,在下是个茶商,小小心意,还请大人收下。”
    这官员一看袋子的形状就知道里面装的是银子,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,连忙走过去,接到手里:“这是什么茶?”
    “这是山东崂山绿茶,新鲜的,大人尝尝。”
    “好好好,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你是北边来的,你的心意本官手下了。”这个官员接过崇祯手里的东西,掂量了一下,少说有30两(约两万元)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