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四章 翻身做主-《周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有道是,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
    前不久姬定就只是带着一群乞丐、火夫来到徐州,唯一做得事情,也就是恢复对徐州补给,以及提升士气。
    但这并不能弥补双方实力差距。
    在这期间,徐州楚军可也没有打过胜仗,只是说勉强守住,徐州周边的城池,还是一步步被齐国攻占。
    姬定只是延缓失败,但并没有扭转战局。
    最终他还是通过自己的老本行,依靠合纵,迫使齐国罢兵。
    不但如此,姬定还与魏国联合,将巨阳这一座北方重镇拿下。
    当然,作为回报,魏国目前占领的八座城池,皆归魏国,主要就是当初的陈国,也就是鹿邑一带。
    同时齐国也被迫放弃越地。
    如果齐国不愿意放弃越地,就必须在徐州牵扯住新会的主力,但是齐国现在是自顾不暇,只能与姬定停战。
    在徐州腾出手脚的新会主力,再去解决越地战事,那无疑是秋风扫落叶。
    楚国统一越地,齐国是无法接受,但新会统一越地,齐国是勉强能够接受。
    毕竟新会也分裂了楚国。
    然而,越地方面的战事,也根本不需要徐州主力前去支援。
    姒玉、姒蹄万万没有想到,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他们打得精疲力尽时,新会的五万生力军突然杀到。
    直接收割战场。
    其实这五万生力军,也是临时凑出来的,要说战斗力有多高,可不见得。
    但由于新会一方面是开图作战,那姒玉身边谋士苏代,可就是姬定的人,对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姬定在越地深耕多年,新会的大军一到,姒蹄政权的内部,就先开始暴动,大量的奴仆直接临阵倒戈。
    这就很致命。
    而姒蹄的主力,在瓯江被新会和姒玉大军两面夹击,几乎是全军覆没。
    未等姒玉大军弄明对方是敌是友,新会大军就已经杀过去。
    同时又利用战船,将姒玉大军一分为二。
    损失惨重的姒玉,直接逃回福州那边。
    至此,江苏、江西、浙江,以及安徽部分地区尽归新会。
    然而,这一切发生的太快。
    因为徐州的结果,不是基于战场上的胜败,而是基于濮阳的外交成果。
    故此对于楚怀王、张仪他们来说,这仿佛就是眨眼间的事。
    他们主要打探战场上的消息,得到的情报,都是齐国在围攻徐州,占据绝对优势。
    然后,齐国罢兵。
    同时,他们也得知赵国、魏国、宋国、郑国、新会组成了新得联盟。
    这.....!
    双方都在审时度势。
    这一下可真是风云变幻,如今韩国、楚国,以及秦国都在新联盟的攻击范围内。
    秦国不能倾国之力打这一仗,他们必须马上做出应对,防备河西,韩国也得回去防备魏国。
    这国与国之间,永远不能去猜测人家心里想不想打你,而是要看,对方能不能打到你,若是能,那就必须应对。
    双方立刻展开谈判。
    但是秦国与齐国不同,第一,秦国在西线是占据绝对优势,楚国因为内部崩的太厉害,这一时半会缓不过来的,守住就很不容易;
    第二,齐国愿意和谈,那是因为齐国担心受到赵国、魏国、宋国的进攻,秦国就没有这么多顾虑,秦国只需要在河西设防,目前唯一可以威胁秦国腹地,就只有魏国的河东军。
    秦国之所以愿意谈,那也是从长远着想,张仪不愿意为姬定做嫁衣,如果秦军将楚军主力压在邓地,刚刚从徐州腾出手脚的新会可以往西进军,楚国内部一盘散沙,怎么去挡。
    张仪就考虑到,楚国都已经打成这样,想要再恢复过来,几乎是不可能的,但新得联盟,非常具有威胁。
    应该考虑如何去扼制新联盟。
    情况不一样,自然条件不一样。
    张仪在会议上,是狮子大开口,要求楚国将宛城及其西北一带,供八百里土地,全都割让给秦国,同时整个巴蜀地区归秦国势力范围。
    这宛城在于南阳腹地,张仪之所以不肯归还宛城,那是因为武关虽然进去难,但出来更难,秦国得到宛城这个桥头堡,那么将来随时都可以进攻楚国。
    在面对楚国,秦国将处于绝对优势。
    楚都,王宫。
    “休想。”
    楚怀王气得直接站了起来,咆哮道:“寡人绝不答应。”
    上官纵道:“大王,如今我们主要的敌人是新会,若不跟秦国和谈,我们无法防备新会。”
    楚怀王一听新会,头发都竖起来了,指着上官纵等人,道:“这都怪你们,非得逼着寡人下令处死周济,若非如此,如今形势已经逆转,如今周济在徐州做得一切,那都是寡人与他早就商量好的。”
    确实!
    这都是他与姬定早就商量好的。
    一切都是按计划行事。
    不同是的,姬定是真反了,还将景翠给带走了。
    关于这一点,楚怀王至今都没有想明白,为什么景翠会真的投降姬定。
    上官纵据理以争道:“是周济先要致我们于死地,难道大王让我们束手就擒吗?”
    潘郢站出来道:“大王还请息怒,在臣看来,周济早就有了谋逆之心,这都是他的阴谋。”
    楚怀王瞧他一眼,心道,若是阴谋,当初他如何会全盘告知寡人,若是当初听从他的建议,维持与魏国的联盟,楚国又岂会沦落今日。
    但如今他也不便与这些贵族撕破脸,因为现在他们真的站在同一艘船上,要沉就真的是一块沉,他一挥袍袖道:“巴蜀可以归秦国,但是秦军就必须退出邓地,否则的话,寡人绝不答应与秦国结盟。”
    言罢,他便气冲冲地离开了。
    他生在楚国最强盛时期,虽然智商稍稍欠缺,但傲气还是有得,不愿接受这割地求和的屈辱。
    尤其对方还是张仪。
    上官纵等人面面相觑。
    潘郢突然道:“若不与秦国和谈,就只有死路一条啊!”
    上官纵点点头道:“大王在气头,只知意气用事,未能顾全大局,我们可不能仍有大王胡来啊!”
    对于他们而言,如今的新会可是心腹大患,他们迫切地想要解决新会。
    于是,他假传王令,让前线的昭阳答应秦国的条件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楚军大帐。
    “这当真是大王的命令?”
    昭阳冷冷地看着来使,问道。
    来使直点头道:“小人岂敢假传王令。”
    昭阳瞧得他片刻,道:“你先退下。”
    “小人告退。”
    待来使退下之后,昭阳又看向旁边的司马昭鱼,道:“你怎么看?”
    司马昭鱼沮丧道:“若是将宛城割让给秦国,那我们楚国只怕永远被秦国压着,难以翻身,可若不答应秦国,楚国都将面临灭亡的风险。”
    昭阳紧紧握着那一道命令,神情很是挣扎。
    最近这小半年来,他已经是两鬓泛白,面对当前困境,他也真是束手无策啊!
    他内心只有恨。
    恨那些目光短浅的贵族大夫,一手埋葬了楚国盛世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秦军大帐。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张仪睁大眼睛地看着首布,道:“你说什么?”
    首布垂下头道:“回禀主公,蜀地已经沦陷。”
    张仪激动道:“蜀地为何会沦陷,这不可能。”
    首布道:“因为那蜀侯突然叛变,与新会联手,旋即还发动对苴国进攻,苴国不敌,那苴候已经逃往江州。”
    “陈庄呢?”
    张仪不可思议地问道:“陈庄在干什么?”
    首布道:“陈庄已经被蜀侯设计杀死了。”
    “新会!新会!”张仪扶着额头,“我怎么会忘记蜀地还隐藏着一支新会。”
    他不禁懊悔狠狠顿了下足。
    公子疾道:“相邦,蜀地沦陷,魏章他们岌岌可危啊!”
    张仪一听这话,顿时吓得面色苍白。
    之前魏章大军一路高歌猛进,挡在秦军面前,只不过巴中是那崎岖的山路。
    但如果蜀地沦陷,魏章大军不但失去补给,同时还腹背受敌。
    此时张仪也不知该如何应对,因为这变化太快,太要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