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三章 年关奏表-《叫我万岁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要知道,李未央对护龙军的要求可是很高的。
    继续往下看,李未央才知道唐隐并没有夸大海口。
    “夜间集合,三十息内人至战备也至,结队之后可立即作战。”
    “日间操练令行禁止,行伍之间,士卒行进时,横看如面,侧看如峰,分毫不差。”
    “临阵射击,日日靶场训练,今已人人可中矣!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奏表中皆是关于护龙军之事,枯燥无味。
    李未央却看得津津有味。
    他能从这些枯燥的文字中看到一支强军,提笔回信:
    “练兵千日,用兵一时,卿不可松懈。”
    “年关将至,士卒思家,应当妥善处理,另行赏赐,不可吝啬钱财!”
    刚批复完唐隐的奏表,将作监刘清远的奏表便送到。
    与奏表一块到的,还有一柄明显精巧了不少的火枪。
    “臣清远禀陛下言,流水线作业法接连改进,今已可日成火枪三百支!”
    “虎蹲炮之外,大将军炮也已顺利列装。”
    “锻造之法,经由改进,虽不能达到陛下要求,却也有了明显进步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好消息看完,接着便是刘清远抛过来的问题。
    “这刘清远。”
    李未央有些哭笑不得:“把什么事情都推给朕!”
    “也不知道要他这监司有何用!”
    说归说,李未央还是认真地看了起来。
    论起技术方面,这些大匠比起他来还是差得远了。
    “陛下所言燧发枪,燧石虽已能成功安装,置于枪身,却难以激发。”
    “成功率十之五六,远不如火绳枪,如何改进还请陛下示之!”
    看到这里,李未央皱起眉头。
    “看来造枪之事,不能一蹴而就啊!”
    按照李未央的计划,在他的指点下,将作监能够顺利造出后装燧发枪。
    但现在,还差得远,不止技术跟不上,材料也是个大问题!
    “罢了,也不必强求。”
    李未央提笔批复:“既然后装不行,大可试试前膛燧发枪。”
    前装比后装要简单得多。
    根据现在的水平还是能造出来的。
    接着,李未央另画了一张图纸付随回信一并交给刘清远。
    “有火绳枪,护龙军便足以威震天下。”
    “待列装燧发枪之时,也不知是何景象!”
    第(3/3)页